查看原文
其他

访过街巷,唠过家常,才是设计这两条胡同的开始 | 北京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大赛2018佘家胡同+延寿街项目启动会

AC建筑创作 AC建筑创作 2019-08-09

北京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大赛于2018在9月14日正式发布,本次北京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大以“人人营城,共享再生”为核心理念,为每个参赛地块设置了项目观察团,包括项目顾问、责任规划师、街道街道管理方、居民代表和媒体观察员。AC建筑创作为此次方案征集的支持媒体,担任“佘家胡同+延寿街”和“湖广会馆门前广场”两个地块的媒体观察团成员,将全程跟踪参与地块调研、公众参与和后期实施等环节,并提出和组织观察计划,展开深入研究和报道。



北京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大赛于2018在9月14日正式发布,本次活动由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牵头,会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承办;各相关街道办、镇政府、高校、媒体单位协办。


方案征集在北京全市范围内选取覆盖“点”“线”“面”三种类型的10个地块。其中作为“线”单元设计场地的佘家胡同+延寿街位于北京核心城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街道范围内含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东西向的佘家胡同以居住为主,南北向的延寿街承担了大栅栏地区重要的公共服务功能。场地功能多样,人口密度高,偏老龄化。设计所要面临的条件复杂多样。


佘家胡同+延寿街区位概况

图片来源:责任规划师魏琛发言PPT


佘家胡同+延寿街项目启动会于2018年9月27日在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举办,该场地报名人数多达290余人。方案征集主办团队为促进公众参与和各方沟通,贯彻此次竞赛主题“人人营城,共享再生”的核心理念,召集了项目顾问、责任规划师、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市民代表、媒体观察团和参赛选手,共同探讨、交流沟通,为方案设计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支持。


项目启动会由大栅栏街道宣传部部长高新贞担任主持。


佘家胡同+延寿街项目启动会主持大栅栏街道宣传部部长高新贞主持会议

图片由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北京建筑大学教师任中琦代表承办方介绍了大赛概况:北京城市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居民对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的需求也相应提高。本次方案征集以“人人营城、共享再生”为核心理念,希望广泛吸取专业人士、普通市民对于北京公共空间设计与改造提升的意见。重点针对街道、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低成本,渐进式,可持续的改造模式,不断改善公共空间条件,塑造高品质、人性化的北京公共空间。


并介绍了佘家胡同和延寿街作为“线”空间单元的空间特点,强调了活动的四个原则:

一,不断优化公共空间的布局,增加公共空间的质量,满足市民日益增长得高品质公共空间需求。二,完善公共空间体系,提高空间的可达性和连通性。三,不断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四,加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北京建筑大学教师任中琦发言

图片由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叶楠从自身的从业经验出发,向选手介绍了胡同公共空间设计的注意点和要求:一,轻设计,避免实用性低的过度设计。二,在布满城市设施的胡同环境中,要提倡安静、干净的设计。三,在胡同这样狭小的线性公共空间中,需要注重细节的精致化设计,并同时关注整体。四,要处理好居民生活需求和游客观赏需求之间的关系。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叶楠发言

图片由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该地块的责任规划师,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魏琛,向选手介绍了佘家胡同和延寿街地块的情况:该地区位于北京城核心区,区位条件特殊;融合了商业金融文化、戏曲梨园文化和士乡会馆文化,历史背景特殊;并梳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核心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中涉及场地所处核心地块的规划要求;从功能构成、空间风貌和人口特征等角度介绍了现状概况,详解了竞赛任务书,具体明确了设计目标。


地块责任规划师,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魏琛发言

图片由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主任苏昊简要介绍了街道管理方对设计方案的诉求,并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设计团队要注重加法与减法的关系,核心是重减慎加。着重考虑在传统风貌区中怎样把不能改动的部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第二,希望把握好新与旧的关系,核心是风貌保护和时尚风情之间关系的平衡。在原汁原味保护风貌的同时,能提出新的理念解决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问题。第三,把握好多与少的关系,使方案成本可控,具有更多的操控性。第四,面对线设计单元时,也希望能适当考虑“里”和“面”的关系,即院落空间和街道空间的关系。第五,在踏勘和调研时,既要接地气,同时又不扰民。既要深入了解,又要与居民和谐相处。最后感谢了各参赛团队对佘家胡同和延寿街的关注和参与。


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主任苏昊发言

图片由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媒体观察员建筑创作编辑樊昌林,介绍了媒体观察团在方案征集促进各方充分交流,帮助选手深入观察场地的职责。分享了在去年西城区街区胡同公共空间大赛中24小时观察计划的经验。鼓励选手走入真实的城市生活,穿过空间的表象,体味并理解其背后的复杂现实,发现地块的真实问题,并在诸多复杂严苛的限制条件中寻找灵感,增强方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公布了媒体观察计划:在设计期间举行两次交流活动。并欢迎选手一起加入到观察团中。


建筑创作媒体观察员樊昌林发言

图片由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佘家胡同和延寿街市民代表刘猛发言,向选手传达了居民对胡同的诉求。首先,希望方案发掘并展现街区的特色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原汁原味、精品宜居、绿色人文的胡同。其次,希望方案能体现民生所需,关注停车、街道风貌、共享单车等问题。最后,希望方案能与科技和绿色生态相结合,长远规划,打造现代化智慧胡同。


大栅栏街道市民代表刘猛发言

图片由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在接下来的提问答疑环节中,项目顾问、责任规划师和承办方分别对选手提出的关于地块上位规划要求、街区的规划现状和任务书中的设计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参赛选手提问

图片由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参赛选手提问

图片由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为了让参赛选手更直观的感受场地,观察现状,发现问题并寻找设计的切入点。启动会后,大栅栏街道办组织选手团队对佘家胡同和延寿街进行了踏勘和考察,对现场情况和重点待解决地段进行讲解和答疑。


大栅栏街道办带领参赛选手踏勘

图片由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提供


在踏勘中,多数选手认为这里浓郁的生活气息、保存相对完整的胡同风貌、错综复杂的现状吸引他们选择了佘家胡同和延寿街作为设计地点。同时表示也希望以此作为契机,深入的了解地区现状,深入到参与北京城市设计的工作之中。


参赛选手现场踏勘

图片来源:AC建筑创作


活动跟踪

AC建筑创作为此次方案征集的支持媒体,将持续跟踪报道“佘家胡同+延寿街”和“湖广会馆门前广场”两个地块的后续环节。


竞赛征集:

人人营城·共享再生——北京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大赛2018来了!

编 辑  |  大木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